•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可查的实盘配资公司:如何用杠杆炒股-核聚变大利好 牛股半个月涨超80% 产业链曝光

摘要:   我国核聚变赛道传来利好,相关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大涨!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的一座巨型钢铁建筑物迎来了关键搭建——这座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主机核心部...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我国核聚变赛道传来利好,相关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大涨!

  10月1日 ,位于安徽合肥科学岛的一座巨型钢铁建筑物迎来了关键搭建——这座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的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实现成功研制和落座 ,标志着BEST项目主体工程进入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加速的新阶段 。

10月1日,位于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25年5月1日,BEST项目的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据悉 ,总装工作是BEST项目建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将超导磁体系统 、磁体馈线系统 、杜瓦、冷屏、包层以及偏滤器等在内的聚变堆部件精确安装至主机基坑内。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BEST项目主机大厅内 ,六台液压千斤顶配合激光跟踪仪将重达400吨的杜瓦底座毫米级精准落位 。而据中科院团队透露,这一安装过程的重大意义在于,其运用了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 ,每调整0.1毫米就需要同步校验12个支撑点的受力数据,这不仅创下了超大型部件安装领域的新纪录,也为后续6700吨主机的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聚变能源素有“人造太阳 ”之称。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 ,过去五年以来,全球聚变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总投资金额已经接近百亿美元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磁约束聚变 、惯性约束聚变。其中 ,磁约束聚变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率先实验成功的核聚变发电技术途径 ,其主攻方向是托卡马克装置,安徽合肥的BEST装置便是其中一个项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我国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已经呈现出重大科研突破和核心工程推进的“双轮驱动 ”式前行 。

  其中 ,我国三大核聚变装置均获阶段性成果——2025年1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标志着我国在等离子体长时间约束技术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聚变堆稳态运行提供了关键验证;

  2025年3月,中核集团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 ”运行 ,综合参数达国际先进水平,正式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而今年10月BEST项目成功实现杜瓦底座落位,并朝着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的目标加速迈进。

  此外 ,我国民营企业的核聚变探索也有所突破。

  2025年4月,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这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标志着新奥“玄龙-50U”装置跻身国际球形环先进行列 ,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随着资本的持续涌入、技术工程的不断进步,业内对于核聚变商业化的时间点逐渐清晰。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李建刚此前在今年一场核聚变活动中认为:“我相信 ,最迟到2030年,一定能让第一盏‘核聚变灯’在中国点亮。 ”

  事实上,上述BEST项目“点灯”的目标时间点亦是2030年 。这也意味着 ,当前聚变产业已经迈入关键十年 。

  截至目前,我国主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已经累计达到15个,分别分布在安徽、四川、江西 、上海、河北、湖北 、陕西等省市。而中国核聚变产业加速发展的背后 ,一个“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的结构正在形成。

  以BEST项目为例,作为该项目主导建设方之一的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 ,并在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安徽省与合肥市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社会资本 。其中,中央企业为中国石油昆仑资本 ,社会资本则为蔚来汽车旗下资本。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股东构成图片来源:天眼查

  目前 ,我国聚变产供链体系初步成立,由中核集团和中科院为代表的两大聚变能研究机构分别牵头成立产业联盟。

  根据民生证券的梳理,由中核集团牵头成立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 、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 ,其目标是把握未来产业关键环节,探索聚变能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完成聚变产业生态培育、全产业链体系打造;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牵头成立聚变产业联盟联合合肥合锻、中国一重 、上海电气、西部超导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校 、服务机构 ,旨在统筹加快聚变能源核心技术攻关 。

  上述BEST装置的供应链,则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其中,上海电气(601727.SH)供应了项目的TF线圈盒 ,西部超导(688122.SH)为BEST项目批量供应超导线材, 百利电气(600468.SH)参与了BEST项目的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000969.SZ)子公司则为BEST项目研制了钨铜复合片。

  10月3日 ,港股三大指数调整,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集体爆发,截止收盘 ,中核国际涨21.30% ,上海电气涨14.19%,中国核能科技涨13.79%,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跟涨 。

  值得注意的是 ,中核国际自9月16日以来涨幅已近81%。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第69届大会 ,连续第五年上调了对核电扩张的预测,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运营容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024年水平的2.6倍。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